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營養資源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經過三年的時間京郊農田土壤素狀況、硫肥肥效及補硫技術項目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植物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多種養分,其中包括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鈣、鎂、硫、硅等中量元素和鐵、錳、銅、鋅等微量元素,雖然植物對各種養分的需求量不同,但是各種養分都發揮著重要生理作用,不可相互替代。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營養資源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應用土壤學、作物營養學和施肥學等原理,對京郊農田土壤的硫素狀況調查,摸清了京郊農田土壤的硫素現狀及其豐缺指標,并繪制了1∶30萬京郊平原區土壤有效硫狀況圖。對冬小麥、夏玉米和春玉米進行了不同品種、不同用量的硫肥肥效試驗及示范推廣試驗,硫肥對蔬菜產量和品質影響的研究。通過大田和池栽試驗,研究了冬小麥、夏玉米的需硫規律和土壤有效硫的動態變化。利用室內培養試驗,對京郊不同質地的潮土有機硫化進行了研究。通過大量試驗和研究,提出了適合京郊農業實際情況的補硫技術,并在京郊進行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氮、磷、鉀肥的增產效果已經受到廣泛重視,在農業生產中施用量很大,然而中、微量元素肥料往往被忽視。有些農民認為中、微量元素肥料增產效果不大,可施可不施,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中、微量元素在某些情況下會成為作物成長的限制因子,供給不足不僅影響作物產量,而且降低作物品質。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最近幾年的研究表明,京郊農田土壤有效硫低于16mg S kg-1的土壤面積占26%,遠郊區的土壤缺硫狀況尤為嚴重,而且隨著環保措施的加強,大氣中SO2濃度降低,土壤缺硫的狀況有可能更加嚴重,適當補硫對糧食作物具有一定的增產作用,增產幅度在10%左右。可見,適量補施硫肥能夠促進作物生長,農民可從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樣,也有肥料試驗表明,其它中、微量元素如鈣、鎂、鋅等在糧食作物、果樹和蔬菜上都具有較好的增產效果。
根據京郊農業的實際狀況,建議在施肥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根據土壤條件和種植作物施肥。不同地塊土壤的理化形狀不同,它為作物提供養分的能力也不一樣;不同作物各種養分的需求量不同,所以,應該采用配方施肥,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第二,要平衡施肥。目前大多注重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鉀肥施用偏少,中、微量元素肥料更少。這樣一來造成肥氮、磷肥利用率降低,同時因為其他養分供給不足而影響作物產量。第三,建議施用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多元復合肥。這樣既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各種養分,又可以減少因單獨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的費時、費工。
|